六安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近年来,六安市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以“惠民、惠医、惠政”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建设。在 2023(17th)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上,六安市位居2022年地级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前50名,标志着六安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平台聚“合力”, 当好健康信息平台“总指挥”
以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建立健全基础资源信息、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四大数据库,达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人口健康服务为宗旨。大力打造了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平台采用总线架构实现平台协同服务的统一注册管理,提供交互服务配置管理、服务统计管理的可视化系统功能,发布标准服务18大类,采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及门户服务,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异步采集与交换共享,并同步实现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平台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的测评。
二、数据增“效力”,做好健康医疗数据“大管家”
构筑市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内容包括全员人口信息库、健康档案信息库、电子病历信息库和卫生健康基础资源库四大核心数据库,以及平台主索引库、电子健康卡监管库、分级诊疗业务库等。同时,数据中心还对接了公安的人员基本信息、医保的人员参保基本信息、民政的婚姻信息和市场监督的药品零售生产企业信息等外部数据。通过“六安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现了以主索引为基础的健康档案和医疗数据的融合互通。平台数据采集范围覆盖全市14家二级以上医院、1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5家专业站所、4家行业外机构。数据总存储量972G,其中电子病历数据库697G,健康档案数据库183G,公共卫生数据库72G,行业外数据库20G。住院电子病历140.9万份,门诊处方2031.8万份。
三、应用生“动力”,扮好智慧场景应用“业务员”
构建智慧医疗体系,市人民医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分时段预约挂号、智能导诊、移动支付、移动查房、移动护理、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智慧医疗服务。依托市人民医院建成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诊疗应用服务效果良好,截至目前远程影像开展19万例,远程心电开展7.7万例。同时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快推进安徽医学影像互联互通的通知》文件要求,完成全市医疗机构将检查的数字化影像(原始 DICOM 图像)及诊断报告连通到省级平台,在线提供授权查阅及下载,影像服务电子化,医院内医生工作站可经患者授权调阅下载全省符合标准规范的医学影像数据。目前,公立医院完成影像调阅机构率已达100%,影像重复检查提醒功能覆盖率100%。
四、便民提“能力”,用好“健康六安”“小助手”
为了实现便民惠民就医服务,“健康六安”APP、微信公众号提供了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和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居民可在线上预约号源就诊,在线选择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进行预约问诊。通过在线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全方位的了解到个人的历次就诊信息与公卫服务信息。目前,“健康六安”APP总下载量为10万人次,日活量近800人次,2023年1月份以来基于市级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的医院电子健康卡应用调阅超11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