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一、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过程
一是设计大数据平台的系统架构,华西医院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逻辑划分为3个层面和2个体系:基础设施层、数据整合层和应用服务层,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二是完成大数据平台合作建设方和产品的评测,充分抽象医疗健康数据管理工作中的技术要点,与系统架构相匹配,制定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案。三是完成平台的数据模型设计及数据抽取治理,华西医院院内医疗业务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共134个,根据对数据模型的内容分析,先抽取模型涉及的27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表。其余业务系统的数据表,根据模型的扩展逐步抽取。针对结构化医疗数据治理,完成空值填充、主索引构建、数据血缘关系维护等工作;四是完成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面向临床及科研用户打造临床科研搜索系统、科研病种库系统、患者360视图、患者标签系统、数据挖掘平台、临床术语标注等6大产品,面向医院管理用户打造指标集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运营管理自助分析平台、医护人员画像系统、管理驾驶舱等5大产品。
二、应用效果
平台上线以后可用数据量从68亿行数据记录提升至164.9亿行,提升至上线前的2.4倍。同时,数据服务能力成倍提升,在工程师人数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上线前6个月数据人工服务量996项,平均每月服务量为166;而上线后平均每月的数据自助检索量达到8561次,服务效率提升了51倍。
(摘录:中国数字医学)
【专家点评】
王国送(安徽省儿童医院)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各医疗机构均已建成 HIS、EMR、PACS、LIS等业务系统,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对医院现有的业务系统以及临床、运营、科研数据中心等海量数据进行整合、采集、清洗、标准化等流程,将全院业务数据集中管理,包括历史数据管理、实时增量数据管理,形成全院全量的、实时的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并提供统一管控。华西医院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建设经验,通过开放标准服务供外部系统访问和建立不同领域的数据集市,依靠数据仓库的计算能力,对临床、运营和科研等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为医院运营、管理、质控和科研等提供多种辅助应用,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对内可监测运营关键指标,对外为慢性病患者、体检人群以及远程健康管理咨询提供精准、长效的服务,实现医疗数据价值链闭环。实现医院的IT 建设向 DT 建设的转变,实现有效数据资源的二次分析利用,实现医院院内数据治理、架构优化及数据分析。
(专家简介:王国送,安徽省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安徽省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